肥城之窗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

中国发布|走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 听红军后代讲述永不磨灭的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20

中国网5月19日讯(记者 林伊人)近日,中国网记者跟随“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万里长征的始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在此集结,踏上了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正是这场彪炳史册的伟大征程,为中国革命开拓了新局面。

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有17000多名于都儿女参加长征,占长征出发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多年来,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许许多多红军的后代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长征精神。

红军后代钟敏的外曾祖父程六顺牺牲在宁都反围剿战场。图片来源:钟敏供图

一场场讲解

“如果我不去讲先辈的故事,谁去讲”

钟敏今年45岁,是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讲解员,参加讲解工作已有22年,同时她也是一名红军后代。她告诉中国网记者,“我的外曾祖父程六顺,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牺牲在宁都反围剿战场。我丈夫的小爷爷刘正月生是红三军团的战士,1934年随部队出发长征,什么时候牺牲、在哪里牺牲,都不得而知,他的烈士证上写着‘北上无音讯’。”

钟敏平日会深入到乡镇、学校、社区进行讲解。“我们会到乡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临时展览,还会以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的形式,将于都的红色记忆送到乡镇。”

钟敏对记者说起一次印象深刻的讲解经历,“去年我们到罗江讲红色故事,当时很多群众都流下了眼泪。讲完我问道‘在座有多少人是红军后代’,结果下面齐刷刷地举起手。他们流着泪讲起自己的先辈,讲自己的爷爷牺牲在哪里、家里的外公是什么人……每一个于都人都跟红军息息相关,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

钟敏一年要在展厅进行300多场讲解,她说,“我是红军后代,如果我不去讲先辈的故事,谁去讲呢?”

红军后代钟洪德展示其爷爷钟凌春书写的珍贵家书。中国网记者 林伊人 摄

一封封家书

“那封信后,爷爷再也没有写信回家”

“我爷爷叫钟凌春,1935年加入革命队伍。那时爷爷和奶奶刚结婚,奶奶才怀孕三个月,他毅然离开家,投身革命。1936年,爷爷在会昌筠门岭战役中牺牲。”53岁的红军后代钟洪德带来了一封钟凌春的家书,家书中的字迹苍劲有力。在讲述中,他一度哽咽,“爷爷经常写信回家,告诉奶奶一定要养护好一双儿女,等革命胜利,他就会回到我们身边。但奶奶一直没有等到他。”

钟洪德拿着家书的手微微颤抖,“爷爷是部队里的文书,本不需要上战场,但当时情况严峻,爷爷随时有可能参战。爷爷跟奶奶讲,以后如果收到一封信,上面画有四个红圈,就证明他可能没有机会回家了。那封信后,爷爷再也没有写信回家,人也没有回家,直到现在。”

后来,钟洪德的奶奶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还告诉他们,爷爷钟凌春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奶奶说,那时他们看到,敌人会跑到村里抢东西,而红军的作风非常优良,从不做这种事。正因如此,爷爷选择了参加红军。”

“我也会和我的孩子讲爷爷的故事,带他们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参观,瞻仰革命先辈,给他们讲红色故事,提醒他们,‘不忘初心,告慰先烈’。”钟洪德说。

19岁的红军后代易晋凡展示其曾祖父易诗佳的“老红军光荣负伤残废纪念证”。中国网记者 林伊人 摄

一代代传承

“中国的革命故事就是这样代代相传”

19岁的易晋凡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读大一,她告诉记者,她的曾祖父易诗佳1933年参加土地革命,1934年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在山西作战时,被敌人的飞机轰炮炸聋了右耳。由于耳朵伤口复发导致耳聋,1938年易诗佳回到了家乡。

“奶奶说,曾祖父回到家乡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邻里乡亲讲长征的故事。那时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大家就坐在我家老房子的门前,在微弱的灯光下,曾祖父总是会忘我地讲述战争多么激烈、伤亡多么惨重、条件多么艰苦,而红军战士又是多么的顽强。曾祖父生前常常讲起他的长征故事,奶奶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我现在又把这些故事讲给众人听。中国的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易晋凡说。

虽然易晋凡与她的曾祖父未曾谋面,但是这些红色记忆深深影响着她,也为她与曾祖父之间架起了一座红色的桥梁。“我现在是学校‘红帽子宣讲团’中的一员,我所做的就是把红色家乡于都和我曾祖父的故事讲给更多的青年学子,希望可以向他们传达,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在一次次的宣讲中,我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的曾祖父,我希望通过不同的角度把所有细节拼在一起,了解他的生平。”易晋凡说。

在长征精神的引领下,易晋凡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能感染一个人也好,我都会一直这样做,并且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