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之窗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

王佐:用责任与担当撑起教育扶贫的绿阴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20

科技日报记者 寇勇 通讯员 邓钰

中等个儿,神态儒雅,镜片后的双眼透着谦和与善意。在江西省井冈山区的永新县,王佐的名字耳熟能详,不仅仅因为他扎根山区18年的教职履历,也不仅仅因为他6年县教育体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的任职生涯,更多的,则来自于当地百姓对他深植教育扶贫事业的肯定与推崇。

王佐深入基层进行教育扶贫调研。受访者供图

有很多人对王佐充满感激之情,这其中,有在他的倾力帮助下重返健康、摆脱贫困的对口帮扶户,有在他劳心费力下掌握职业技能的青年就业者,更有在他恪尽职守的教育理念下敞开了命运之窗的莘莘学子们。

面对这一切,王佐既欣慰又淡然,如同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他说:“我不过是做了份内当做之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永远在路上。”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永新县地处革命老区,2018年之前是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春,王佐走上县教体局领导岗位。回想起来,在深入基层进行扶贫专项调研中,有两件事对他“刺激”较深。

一个是莲州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男生,特别喜欢跳舞,憧憬着长大后当一名舞者,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得不到支持,因而执意辍学。王佐了解情况后,上门与男生父母沟通,同时鼓励男生追梦并予以资助。后来,这名学生顺利参加中考,考取了豫章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扎扎实实地学起了舞蹈。

另一个是在任弼时中学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吴智海。小吴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奶奶患有精神疾病,家里仅靠着爷爷勉力支撑。虽然品学兼优,但贫困的生活使小吴逐渐心灰意冷而产生辍学的念头。王佐得知后三番五次来到小吴家中,促膝谈心并详细介绍新时代国家系列教育资助政策,使小吴重新燃起了求学的勇气和热情。2017年,吴智海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

两件事的“刺激”,使王佐深切感受到教育精准扶贫的包容理解与普惠公平的重要性。自2016年起,在王佐的精心组织下,由永新县教体局班子成员牵头,将全县所有学校划分成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对全县238个行政村实行责任包干。一来,通过学校对本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进行梳理,逐一核实,确保本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没有遗漏;二来,将各个学校上门走访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再与县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信息反复核实,确保资助对象的精准。五年来,永新县共发放学生资助金6776.4万元,扶持贫困学生71147人次,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生100%无遗漏。

“最美的建筑和环境都在校园”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阳春旭日,三湾乡三湾村三湾小学三年级教室中,飘出了稚嫩而单薄的读书声。

之所以单薄,是因为这一届学生只有三朵“小金花”。 但是学校的老师配备齐全,每堂课都是“一对三”,教室里多媒体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我们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找局长,是王局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现在农村学校一点也不比县城学校差!”三湾小学校长尹志民自豪地说道。

六年来,王佐的足迹踏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王佐带领同事们通过向上争、政府投、银行融、社会捐等多种方式,对全县183所农村薄弱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县财政每年拿出预算总额的19%专项用于教育投入,每年挤出100亩用地指标,优先确保农村校建项目,做到立项、投入、用地“三个优先”。迄今,县委、县政府已先后投入10亿余元,确保贫困村学校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让贫困生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在师资保障方面,在王佐和同事们的奔波协调下,永新县一方面通过定向师范生、中央特岗计划等政策加大农村教师补充力度;一方面加大城乡教师交流,通过增加津贴、补助交通费、评优评模优先等手段鼓励教师轮流到村小、教学点任教。每年全县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90%以上都来自农村的一线教师。

坚持进村入户、坚持关爱贫困学生、坚持改造薄弱学校、坚持强化技能培训、坚持做好疫情教学、坚持狠抓工作落实……永新县精准教育扶贫的故事不胜枚举,而王佐的工作“秘诀”,来源于一份坚持和守望,来源于一份责任与担当,更来源于一名基层教育管理者的拳拳桑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