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城市的样子? 是空气清新、青山迎面、泉水叮咚; 是扫去疫情阴霾、清晨如往常般坐在教室里惬意读书,是日升日落美景作伴、大明湖畔老有所乐; 是“平安济南”带来的安全感,是灯光璀璨下现代化强省会散发出的时尚感,是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催生的认同感、归属感; 是天下泉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开放自信,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背后向善向上、奋斗如歌的城市精神……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只有当城市建设为人民、人民的幸福触手可及,这座城市才称得上是一座幸福城市。 幸福城市一定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的城市。当前,“幸福”已经成为济南的施政目标。济南市印发的《关于“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活美好的幸福之城”,为幸福济南设定了更高定位。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的“幸福指数”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千年古城济南的“幸福标签”愈发深入人心、令人憧憬。 城市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从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真正能带来幸福感的往往是那些体验深刻的身边事,关乎市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也关乎城市软环境建设、消费经济、创新创业氛围等。这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时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清晰逻辑——GDP不再是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性指标,“幸福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全新引擎。 对“幸福”的追求,济南有丰富的思想认识成果,也有丰硕的探索实践成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济南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提升创业服务质效,精准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城镇新增就业数字不断实现新突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兴教育就是兴民生之利。为让孩子“学有优教”,济南大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落实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教育资源的“提质扩容”带来更多“教育红利”。 养老问题事关城市发展全局。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从推行社区长者助餐,到农村幸福院创建,一顿顿热乎可口的饭菜、一件件尊老爱老敬老的贴心实事焐热了老人们的心。 卫生健康事业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济南医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产业体系完备,有基础、有载体、有能力建设康养城市,将独具优势的医疗康养资源升级打造成为民惠民的国际医疗康养名城。 兜住底线,济南坚持不懈拓展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从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到不断攀升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再到提高机构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一项项为民举措变成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有力的民生保障。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涵养着市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济南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泉城书房建设让市民“闻得到书香”,文艺院团每年都组织开展“泉城大舞台”系列演出、举办“公益演出走基层”,全市5301个村居(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坚持常态化开放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