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 洪 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缺乏,“人口红利”已经宣告结束。珠三角很多制造业企业受用工成本高、用地紧张、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等不利因素困扰,亟待加快推动设备转型升级。佛山是制造业重要基地,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佛山市而言,因转型升级等内外部需求,“机器换人”成为企业化解劳动力成本高、招工难、土地紧缺和环保压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稳定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珠三角的制造业大市,无不依据各自产业规划推出了相应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政,形成了各自的思路和特色。其中,佛山的做法,尤其引人注目。 佛山市在制定“智能制造2025”发展目标中,启动了“机器换人”工程,着力打造千亿元智能机器人市场,将机器人作为重要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发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擎”作用。目前,佛山市已成为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企业种类多样,相关产业组织和布局正在逐步形成,呈现爆发式增长之势。据了解,佛山现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近100家,开展“机器换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300家,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陶瓷、家电、机械装备及金属材料加工等行业领域。 然而,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让人欣喜的背后,有着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针对机器人产业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缺失,导致企业在生产、研发环节遭遇瓶颈等问题,为整合产业资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佛山市质监局以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推行联盟标准为切入点,通过促进标准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力争填补产品质量、集成系统、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空白,并解决检测方法不统一的难题。 通过夯实工作基础,促进标准与产业对接,形成机器人研制、生产、制造、销售、集成、服务的产业链。佛山市质监局成立工作组,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产业状况和标准化工作基础,并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标准为纽带”的工作方针,整合产业各方力量,推动华数、赛宝、泰格威、佛科院、国家工业机器人检测中心等32家单位,成功组建佛山市工业机器人产业标准联盟,形成“产、学、研、媒”等多方合力推进工作格局,为开展工业机器人领域系统集成技术、安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工作夯实基础。 通过研制联盟标准,填补行业空白,解决了产业发展中无统一标准的问题。标准联盟结合佛山工业机器人产业特点、实际应用情况,制定并发布了《激光焊接机器人》《打磨抛光用工业机器人系统》《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通用技术规范》3项联盟标准。联盟标准突出体现了佛山的技术优势和质量水平,如《打磨抛光用工业机器人系统》提出曲面抛磨精度提高5%以上,位移补偿范围提高50%以上,两项关键性能指标的规定,旨在实现对复杂曲面的工件进行全方位精细抛磨,若投入使用,则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50%,生产成本降低50%,打磨产品合格率提高30%。 机器人作为集先进精密制造、系统集成为一体的产业,需要一定的研发技术、制造经验。佛山市质监局推动促进专利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的融合,指导和帮助企业将专利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助推专利成果产业化,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以泰格威公司为例,佛山市质监局指导、扶持该公司将发明专利转化,研制《焊接机器人柔性组合翻转夹具》先进标准,与传统伺服钢制夹具相比,节能超过70%,产品售价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50%。又如,新鹏机器人公司将专利与标准融合,研制《喷釉机器人生产线》先进标准,产品实现了标准化和批量化,市场价格从原来200万/套降低到目前150万/套,喷釉合格率达99%,产品能耗降低40%以上。 |